公司动态
近期为何会有资金面趋紧的趋势?
近期为何会有资金面趋紧的趋势?
2015-08-19 08:47:24
来源: 华尔街见闻
近几日银行间市场又重新出现了资金趋紧的迹象,8月6日以来,银行间利率出现了缓慢上升的态势,其中,7天期Shibor由2.45%缓慢升至2.53%,隔夜期利率也从上月末1.37%的位置大幅上升至1.75%。
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为敩指出,这背后可能隐含着一轮趋势性的利率抬升。这背后除了外汇占款流出的因素,更大的根源可能是在实体经济。
外汇占款在7月大幅流出,加剧了资金面的悲观预期,很多人用外汇占款流出来解释资金利率的趋势抬升。我们认为,本轮利率如果出现抬升,根源还是在实体经济上,CPI在今年五月已经出现了拐头向上的迹象,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保持,并且在经济增长短期回落空间不大的假设下,资金利率将在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方面都受到向上的拉动力。
另外,我们注意到近中观指标越来越多显示出需求企稳的证据,比如螺纹钢、中南和西南地区水泥和部分化工品价格的底部回升,这将带动真实的货币需求。事实上,目前并没有资金利率和实体经济明显脱钩的证据,比如在7月外汇占款大幅流出的情形下,银行间利率总体还是出现了微降,外汇占款并不能对资金利率提供很好的解释;而7月利率变化很可能是工业增加值在7月回调所导致。
杨为敩认为,在资本流出的背景下,不排除短期降准出现的可能性。但降准只是为了对冲资金流出,不会改变利率上涨的趋势。
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在7月净流出3000亿左右,流出规模明显放大,但货币政策已经对7月的外汇占款实现了比较的对冲。如果美国在今年三、四季度实现加息的话,外汇占款可能仍然维持这种大幅流出的局面。上周人民币汇率的一次性贬值是一个重要信号,显示出政策层针对外部流动性收缩问题已经开始行动。该举动一方面显示了政策层在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贬值来减少外汇流出规模(与2008年7月人民币与美元重新挂钩政策具有同样的初衷);另一如果未来外汇占款流出规模继续增多,不排除央行以降准来对冲货币流出的可能性。
7月央行的货币政策略显积极,但仅仅是出于大幅下降的外汇占款的考虑,从长端流动性投放增速这个指标来看,该指标仅仅维持了“稳定”,说明货币政策仅仅是为了填补外汇占款带来的资金不足,而并非向市场主动投放货币
今天,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了1200亿的逆回购操作,规模年内罕有。对此,杨为敩认为,这只是央行针对资金面现状的一种平滑操作,投放力度会根据资金面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不能左右利率趋势和拐点。而且从历史来看,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左右利率的趋势和拐点的先例,很难认为这属于一种货币政策的宽松。